Pinhole Archieve

Thursday, April 20, 2006

針孔相機相關說明和答疑

針孔相機攝影手記

相信讀者知道本文的插圖都是用針孔相機拍攝時,首先便會問針孔相機是何物及如何進行拍攝照片?其次會問為什麼攝影者不用普通相機而用針孔相機?在今日各類 日新月異的器材中,原始結構的針孔攝影機究竟有何價值?當然拍攝者是有客觀事實供考證,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把攝影看待為一種藝術表現。

用針孔相機拍攝,曝光時間較長,最少要30秒。故此將微妙的動態及轉變的過程記錄於照片上。若用相機在快門1/125秒下拍攝出的照片會改變了肉眼對時間及空間的真實感受。況且如何將時間及空間的感受轉至能肉眼所感受到仍是個難題。

若以4×5時景式相機,配用最低速軟片及f/4.5,曝光時間仍是數秒,不足把動態的連續轉變拍下。即使加上多片ND鏡亦未能滿足要求。

用紙板製造的實驗性針孔相機,效果常會令人失望,但發覺針孔相機是唯一途徑,因為針孔相機配高速軟片如Tri-X,曝光時間仍然是較長足可把動態捕捉下來。

針孔相機在有耐性及好奇心重的攝影者手上將會成為一件創作工具,以擴闊視覺的領域。針孔相機可拍出奇銳利的照片,在適當的環境下拍出來的照片,更加令人不 敢信是用此類相機。事實上針孔相機確擁有普通相機所沒有的優點如無限的景深。由於是以針孔代替了鏡片的功用,便沒有鏡片所出現的折射現象,透過針孔的光線 所結成的影像都清晰,因為軟片記錄下自針孔至無限遠間的景物。其次用針孔相機是沒有對焦這回事,只需對準要拍攝要拍攝的景物及曝光便是。針孔的特徵便廣泛 應用於太空相機,全息攝影術,針孔與閃燈組成拍攝腸胃內貌或標準鏡用不著的場合。

完全沒有線性變型亦是一特徵。根據線性透視定律,軟片與針孔板是平行,則所成影像是實不同,光線透過鏡片後折射產生輕微的變型但針孔相機沒有此情形,因為沒有玻璃便沒有折射,所以變形不出現。廣角針孔照片所出現的透視只是看者不習慣以此方法去觀看。

綜合針孔相機的特色:可靠及耐用,無限景深及免除變形是件十分有用的拍攝工具,另一最大優點就是可自行設計而花費甚少。只需改變針孔直徑大小便可控制影像 的銳利程度及柔和度。調節針孔板與軟片的距離便可改變拍攝角。針孔板越近軟片便拍出廣角效果,相反距離越遠便有遠攝效果。若有系統設計下,更可代替數支鏡 頭。

針孔相機也是學習攝影的途徑,其結構簡單,不論成人或孩童也明白操作過程,但對於攝影家來說,在沒有觀景器,光圈值及內置測光表下,在嘗試下拍出滿意照片,則是一種技術考驗。

本文所有照片是用Tri-X頁片拍攝,MICRODOL-X作盆式顯影5分鐘45秒,以3及4號相紙放印。

相機的針孔直徑為1/100寸,與軟片距離2寸半,拍攝角為90度。

其實針孔相機的原理早在人類有歷史記載之時便已應用到。首篇參考文獻是記錄在希臘歷史中,而發現想念比文獻早幾千年。初期的發現可能是牆中的裂縫或小洞導致對此作深入研究。

開始對針孔光學作研究始於中東。古巴比倫及埃及天文學從事規模極大的研究。古代的科學家以長隧道及走廊作為引導由太陽,月亮,星宿射來的光線。發明玻璃之前,古代天文學家以巨大的針孔望遠鏡以觀天象。

由歷史有記載至文藝復與時代,主要應用針孔原理觀天像是避免直接看日蝕時受強光傷害眼睛。阿里是多德曾提及此法就是在密室的天花板或窗板開一小洞,放置白布對著,針孔直徑與白布距離在某一比率下,即是對焦正確,清晰影像便在面面供觀看。

從達文西的手稿中曾描述如何用針孔原理在屋中觀看室外景物及首先在金屬片上鑽出針孔。

此後由於鏡片的發明,大部份的學者都轉向此方面的研究。發明攝影機後,早期的感光片是反應慢,即使配有鏡片還需分鐘曝光,故此針孔相機便不實用。

至1851年,濕片的發明才令針孔相機有所作為。大衛·布同達爵士(Sir David Brewster),萬花筒發明者,可算是首位針孔相片拍攝者。

雖然於1880年前已有很多人從事針孔相機的嘗試,但此後有更多人對此發生興趣,當繪畫在印象主義影響下,攝影術也蒙受影響,如柔焦效果便十分流行。 1890年,佐治·大衛遜以一幅針孔照片獲取皇家攝影學會一面獎牌。於1891年,萊力爵士(Lord Rayleigh)更出版一本關於針孔光學的書籍。

頗奇怪,針孔攝影家的消失亦如其開始那麼突然。幾乎同時在美國的亞而弗·史泰烈茲(Alfred Steiglitz)及其他攝影導師替攝影藝術帶來了新紀元,就是提倡銳利對焦,不經特意處理的影像,所謂直接攝影。

在30年代,F64會成立,此名起於F64光圈時所得的照片最銳利,創辦人是威士頓,阿當斯,漢寧頓及其他人,更刻意編出直接攝影的範疇及原則。與繪畫形式相似的攝影被列為非?攝影。受此種風潮所影響,許多攝影家都摒棄了針孔照相機而追求銳利的鏡頭。

直至近期,許多嚴肅的攝影家都不採用傳統的攝影手法,而對非傳統的手法如針孔攝影感興趣及復興此類方法。雖F64的意念仍深入影響大眾的觀點,但畫廊所展出當年風磨一時的針孔攝影照片,確使人緬懷過往。實在現時有小數攝影家積極研究針孔攝影,希望吸引攝影界的重視。

懂得如何曝光及顯影是開始針孔攝影的最大絆腳石,因為沒有鏡後測光系統,針孔的直徑太小,測光表光圈值刻度沒有如此小,最大影響是曝光及顯影受軟片倒數失 效所影響。沒有一套方法足以依循,以自己的器材作實驗嘗試所得的經驗為最可靠。起初對同一景物拍攝五幅,例如首幅作15秒曝光,次幅30秒曝光,其他三幅 分別為1分鐘、2分及4分鐘。顯影后總有一幅是可以接受。曝光時間通常由數秒至數分鐘不等,根據軟片速度,針孔直徑,針孔與軟片距離,距離較近,曝光時間 越短。

測光表亦可以應用於針孔攝影,例如已知針孔的直徑約相等於f/200,或將ASA400在測光表調校為ASA10,只要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曝光標準,測光表便可提供正確曝光值。

實驗初期,要記錄拍攝時的光源亮度及曝光時間,以便供日後參考,經過不斷的嘗試自然便可掌握正確曝光。

摘自《今日攝影》1977.12

http://202.110.52.202/info2/details.php?image_id=11203